上一篇
可燃氣體報警器采用分線式有哪些優點?
技術資訊
NEWS CENTER
夏季安全生產請牢記這5點,平安度夏!
隨著氣溫不斷攀升,影響安全生產的不穩定因素也隨之增多。尤其是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,更應多加注意。安全無小事,請牢記以下防范措施!
01
有毒有害氣體作業
夏季天氣炎熱,有毒有害氣體揮發、擴散速度加快,接觸有毒有害氣體崗位的操作人員很容易發生有毒有害氣體中毒。此外,夏季職工穿得比較單薄,且容易出汗,有毒有害物質容易通過毛孔進入體內,造成中毒。
防范措施
1、加強個人保護意識,觀察風向,做好有毒有害氣體中毒防護。特別是直接或間接接觸有毒有害氣體的作業人員,必須加強人身保護及監護工作。
2、檢維修作業時,要佩戴防毒面具,防護手套,防護眼鏡等安全防護用品,尤其注意有傷口或傷口未愈的,避免接觸有毒物質。關鍵部位作業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。
3、治理有毒有害氣體“跑冒滴漏”,保持現場環境質量,安裝氣體檢測報警器做好預防。
4、凡進入容器內作業,必須研究制訂施工方案,提出明確安全要求,制訂詳細的安全應急預案,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,保障作業人員生命安全。
5、進入有毒有害、易燃易爆介質的設備施工前,必須按規定辦理《受限空間作業證》,必須采取清洗、通風、取樣分析、檢測等措施,施工中按要求配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,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。
02
接觸粉塵作業
粉塵是由可燃性粉塵在極限范圍內遇到熱源(明火或高溫)而引發的。粉塵極具危害性,往往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。夏季氣溫高,粉塵事故易發,因此需要警惕。
防范措施
1、有效通風和除塵,禁止明火。
2、在設備外殼設泄壓活門,采用遏制系統。
3、對有粉塵危險的廠房要按照防爆技術等級進行設計,單獨設計通風、排塵系統,安裝粉塵測量儀做好預防。
4、濕式打掃車間地面和設備,防治粉塵飛揚。
5、保證系統的密閉性,必要時對密閉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塵充入氮氣、二氧化碳等氣體,以減少氧氣的含量,抑制粉塵的。
6、應該采用非活性粉塵的方法,如加強機器的維護保養,在新建廠房車間時,要采用先進的建筑材料,保留足夠的泄壓面積和通風設施。
03
有限空間作業
隨著氣溫逐漸升高,有毒氣體揮發、擴散速度加快,很容易發生有限空間內作業氣體中毒事故。
防范措施
1、作業必須履行審批手續。
2、作業前必須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,并將危險有害因素、防控措施和應急措施告知作業人員。
3、必須采取通風措施,保持空氣流通。
4、必須使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對有限空間的氧濃度、有毒有害氣體(如一氧化碳、硫化氫等)濃度進行檢測,檢測結果合格后,方可作業。
5、作業現場必須配備呼吸器、通訊器材、安全繩索等防護設施和應急裝備。
6、作業現場必須配備監護人員。
7、作業現場必須設置安全警示標志,保持出入口暢通。
8、嚴禁在事故發生后盲目施救。
04 動火作業
火災事故不但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,造成設備損壞,嚴重時還會造成人員傷亡,后果不堪設想。夏季天氣炎熱,溫度高,各類可燃物質極易揮發,環境濃度容易達到極限,十分危險。
防范措施
1、認真落實各級HSE管理體系、安全生產責任制,嚴格執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。
2、定期檢查,確保消防設施齊全好用。一旦發生火災事故,能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將火撲滅,若火勢無法控制應迅速報火警。
3、員工要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,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。嚴禁攜帶火種進入生產區。
4、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,認真研究制定動火安全措施,并嚴格執行,同時做好動火現場監護工作,實施全過程不間斷監控。
5、加強鍋爐、壓力容器、氣瓶、壓力管道的防火防爆管理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,加強對危險部位的監控,科學、準確地記錄運行參數和指標,及時分析運行情況和解決異常情況。
6、加強對可燃氣體泄漏裝置的管理,確保安全有效。
7、加強食堂用電、用氣管理,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工作和檢查。
05
電氣作業
夏季多雨,極易發生漏電、觸電事故。由于雨水浸濕的導線及各種電氣設備其絕緣性受到影響,加之高溫,容易導致老化、破損,極易使電氣設備外殼帶電,潮濕的物體、空氣也容易導電,若有一處漏電就可能造成觸電事故。
防范措施
1、電氣作業人員要嚴格按操作規范進行作業。作業時要穿戴工作服,配帶絕緣鞋、絕緣手套等勞保用品,高空作業扎好安全帶。關鍵部位要做到一人作業一人監護,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。
2、定期對線路及電路進行檢修,老化的電線要及時更換;按規定對相應設備做好跨界片連接及接地裝置。
3、不準帶電作業,不準亂接臨時電線。如生產急需臨時電源,必須辦理《臨時用電票》,由電工接線,并按規定架高和絕緣。
4、電氣人員做好日常巡檢和交接班,雷雨天氣要加強巡檢,每班要對現場臨時電源線檢查一次;固定電源線路做好日常檢查,并做好記錄。
5、崗位職工在打掃衛生、擦拭設備時,嚴禁用水沖洗或用濕布去擦拭電氣設備。
6、非電氣人員嚴禁私自觸摸、拆卸和檢修電氣設備,發現異常及時報告。
下一篇
氫氣檢測儀的后期維護注意事項